新闻资讯
热门推荐
- 郑州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及方向分析
- 郑州猎头公司分享2023年郑州人才市场薪酬状况分析
- 华为Mate60 Pro面世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 2023年郑州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 郑州成为GDP破万亿成新一线城市
- 2023年人才招聘岗位薪酬超12000元
- 郑州猎头公司讲述一个郑州人对郑州经济发展的看法
- 猎头贵公司的猎头是怎么做人才地图的?
- 2023年机器人行业5大变化趋势

咨询热线 400-8325-007
热门标签
互联网医疗技术发展趋势及方向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化,互联网医疗已经走过20余个年头,但仍然保持着较高的产业热度。
一、互联网医疗的定义与范围
互联网医疗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狭义是指在线医疗服务,广义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贯穿健康管理、预约挂号、在线问诊、诊断治疗、远程会诊、电子处方、疾病康复等全过程的健康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链接医院、医生、患者、制药企业、器械企业、医药流通、保险公司等各方参与主体。
互联网医疗的范围,按照应用场景分类,包括“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药、“互联网+”医保。随着“互联网+”医保相关政策的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正在进入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下的3.0时代。同时,“医、药、保”场景应用的实现,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撑,硬件方面包括AI辅助诊断、远程医疗、无线监护、移动PDA等产品端供给,软件方面包括医院信息系统、医疗大数据、电子处方等系统端开发。
二、互联网医疗发展阶段
互联网医疗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所导致,供需长期处于倒置状态,占比不及10%的三甲医院承担了40%的问诊量,其中有超过50%的问诊是常规复诊及慢性病诊疗。同时,对于患者来说,看病难、看病贵且耗费时间长,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出了解决这些痛点的有效方案。
起步期:互联网医疗起步于2000年,以丁香园为代表的线上医疗咨询悄然兴起。在随后的十年,又涌现出好大夫等多个寻医问药企业。
发展期:我国的互联网医疗真正的发展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等明星企业成立,2014年国家开始发布支持政策,并在资本的推动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叮当快药等医药电商开始发力,从患者端和医生端切入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求索期:在“十三五”时期出现政策摇摆,形成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2016-2018年间,商业模式创新难以突破,资本投资热度趋于理性,政策力度降低,行业发展受阻进入缓慢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政策利好推进互联网医疗发展再次转折向上,互联网医院等盈利模式也日渐清晰。
展望期:在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的催化下,并伴随新零售消费习惯的养成,处方药外流趋势的继续,以及医保支付瓶颈逐渐被破除的预期,互联网医疗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不断衍生新业态。
三、互联网医疗整体发展概况
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以服务板块统计,包括“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医药,截止2018年市场规模接近600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其中,“互联网+”医疗占比超过80%。
从渗透率看,2019年4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4500万,同比增长61%,行业渗透率为6.6%,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用户使用率方面,最高的仍是网上预约挂号,占比超过60%,对咨询问诊、线上诊疗等层级较高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使用率较低,均在30%以下。城市渗透率方面,一线城市的医药电商渗透率最高,新一线城市在挂号问诊、健康管理、医生助手、医疗知识等方面的渗透率均排名第一位,而在挂号问诊、健康管理方面四线城市高于二、三线城市。
图:互联网医疗不同平台的城市渗透率(单位:%)
资料来源:Mob研究院,药链圈整理
四、互联网医疗企业发展概况
(一)企业分类
从互联网医疗的产业链看,竞争企业包括产品端提供设备和技术的医疗器械企业,如AI影像有海纳医信、推想科技、汇医慧影、图玛深维、智影医疗、迪英加等专业公司;系统端提供技术支持的软件信息企业,如医院信息系统有思创医惠、东软集团等企业,医疗大数据有卫宁健康、医渡云等;支付端有支付宝等支付平台和各大保险公司的参与。
重点关注服务端的企业构成,移动医疗服务和医药电商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如前面提到的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丁香园、叮当快药等,实体企业海王集团旗下的海王星辰是在线下市场的基础上嫁接线上市场,从1996年的第1家社区零售药店开始,如今已拥有3000多家健康连锁药房,分布在全国74个一、二线城市,线上线下会员超过6000万。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看好健康产业,基于互联网基因优势,也已加入互联网医疗的竞争中。互联网医院多为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除了微医的乌镇互联网医院、银川互联网医院,目前更多的线下实体医院都在拓展互联网医院的业务。
(二)发展模式
实力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源、资金、能力和渠道优势,以多元化方式布局互联网医疗领域。业务模式有相似也有不同。围绕应用场景,春雨医生等互联网医疗企业聚焦互联网“医疗”,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公司采用互联网“医疗+医药”模式,而互联网“医疗+医药+医保”模式仍在探索中,只有微医等少数企业布局。目前“医疗+医药”仍是主流发展模式。